養育孩子,就是父母複製兒時自己被教育的過程
家長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不管是什麼樣的品質,大部分都是在兒時從家庭環境的薰陶,以及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對於家長來說為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至關重要,父母並不需要完美,但是該有的品質一定要正面展示給孩子,很多父母自己犯錯卻不自知,在日常點滴中行為就逐漸滲透給了孩子,讓他們有樣學樣,結果犯了大的錯誤就追悔莫及。
養育孩子的過程,會把父母自己兒時受過的傷害轉移給自己的孩子,很多無意識的行為和言語正是因為家長小的時候被父母這樣教導導致的。
如果家長自己的童年比較灰暗,那麼在育兒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與孩子之間的矛盾也會比較多。
所以教育孩子需要的是不斷自省和提升,不能自以為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就是很好的教育,那遠遠不夠。
童年親子關係對一個人一生性格命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家長需要的是對自身的覺察力,而不僅僅是對孩子的關注。
孩子有的時候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他們確實有一顆敏感細膩的內心去承受父母對自己施加的影響。
孩子會把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內化成符合自己內心的模式,然後將內化之後的模式投射出去,也就是說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而孩子的性格又決定了自己的做事行為和思考模式,這些綜合起來就會影響自己的一生。
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不能只看表面現象,更不能只從糾正行為入手,可能先要了解的是孩子內心的狀況和轉變是如何形成的,然後再從內而外將行為糾正。
父母自己童年過得不快樂,想要給孩子愛和自由往往需要內心進行很大的轉變才行,心理學意義上完美的父母可能大家都知道應該是什麼樣的,可是真的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理論和實踐的差距有多大。
甚至有的父母其實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傷害,從而引起更多的自我責備,焦慮,然後陷入惡性循環中。
但事實上父母並不需要完美,因為世上就沒有完美的存在,可要有一個儘量做好的態度,並且要儘可能地保持誠實的品質。
當孩子在夜裡啼哭,父母感到束手無策和憤怒的時候,要馬上進行自我覺察,誠實地面對自己此刻的心態,不需要逃避,也不需要自責,只是覺察。
只有明白自己在童年的時候可能沒有得到家長足夠的愛,才會在孩子哭泣的時候感到憤怒和焦慮,這並不是孩子有問題,他不需要被訓練和控制,而是自己的內心需要修復和呵護。
這樣想可以先讓自己從焦慮和憤怒的情緒中走出來,以一個平靜的態度去面對眼前的情況,當孩子渴望陪伴而自己感到很疲憊的時候,可以誠實地和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想要讓我和你玩,但媽媽現在太累了,先休息一會可以嗎?」
在這樣的關照下,家長的身心能夠保持一致,而合理的溝通和誠實的訴說,能夠讓孩子理解父母做事的緣由,如果父母不能面對自己真實的感受,強迫自己拖著疲憊的身軀和孩子一起玩,可能會因為疲憊或者焦慮而產生不好的情緒,然後在過程中訓斥孩子,失去耐心。
所謂的合理行為要在自己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基礎上來進行,如果孩子天然流動的能量,被家長貼上了負面標籤,比如說「哭泣就是軟弱」「不能馬上滿足孩子會讓他們被嬌慣」等等諸如此類,將他們的表現定義為各種負面行為,就有可能讓家長做出違背自己心意的事情。
明明想要抱孩子卻強迫自己不去做,明明想要因為這件事而訓斥孩子,卻怕傷害他們自尊心而不能做。這樣看似是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但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行為約束,甚至有可能會造成心理創傷。
多誠實地面對自己,提升教育觀念,教育行為都是受到了兒時自己被教育的影響,如果因為兒時的痛苦而對孩子做出了不適當的行為或者是言語攻擊,要明白這並不是因為孩子調皮不聽話,而是因為自己被激起了童年的不好回憶。
自我覺察和糾正,對於父母教育孩子來說是有非常大幫助的,不僅能夠給他們更多正確的教育,而且也是自我治癒的過程。
有的時候家長因為自己的不好回憶而無法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要誠實地和他們說出來,其實孩子在三歲左右就能夠理解家長一些比較複雜的話了,和他們溝通的結果就是孩子能夠理解父母,而不會因為父母不能誠實面對自己而變成對孩子進行攻擊。
父母誠實一些,孩子受到的心理傷害可能就會減少很多,有自我覺察的人是能夠不斷進行提升和變化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的理解和接納會越來越多。
人總是要無法避免的出現喜怒哀樂的情緒,家長誠實面對自己,才能更好的讓情緒流動,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好處。
父母有的時候會因為自己的心理創傷而去要求孩子不能表達憤怒和悲傷,只要孩子哭鬧就對他們說「不許哭」「不能生氣」,這其實是在對內心的自己說,但由於無法誠實面對自我,轉而攻擊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育,而教育的基礎就是誠實,只有誠實面對自己,父母才能更好地做自我提升,達到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和諧。
(32)